2023年,Mercer全球退休金指數揭曉,再度凸顯台灣退休金與中國相比之落差,更使人民面臨深刻挑戰。北歐三大幸福國家-荷蘭、冰島、丹麥,依然高居排行榜前三,憑藉得分超過80分的傑出表現,顯示其完善的退休金政策制度,為人民在長壽社會中提供強大保障。
然而,台灣的退休金制度仍處於落後狀態,僅得53.6分,甚至不及格,遠遠落後於中國。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呼籲台灣必須永續轉型,以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。目前僅依賴勞工
保險、公教人員
保險等最底層的公共年金,以及雇主和政府與勞工共同提撥的最基本保障,存在著風險,例如勞保基金面臨破產的危機。
從全球角度來看,台灣的整體退休金制度確實有所不足,在評比的47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名第39位,在亞洲更是落後於新加坡、日本和中國。Mercer全球退休金指數報告指出,亞洲各國在過去5年中進行了退休金制度改革,評分得到提升,但對台灣並未特別提及。
68.4%的勞工表示希望自主選擇退休金投資標的,顯示出對現行制度的不滿。面對退休金的挑戰,台灣退休基金協會提倡個人投資和儲蓄,並呼籲政府通過稅賦優惠來鼓勵民眾自提退休金。
退休金理財應該首重穩定現金流。為此,媒體旗下的今周學堂規劃了「周休7日 月領7萬」理財課程,邀請了22位講師,推出27種退休相關主題課程,讓民眾隨時隨地學習和複習。學員可從線上影音課程和實體工作坊中學習,並由教練群提供指導,制定自己的退休金理財計劃。
這項工作坊受到了學員的熱烈歡迎,許多人表示收獲豐富,並計劃讓家人一同參與。退休金理財的重要性日益凸顯,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退休金未來做好準備。
根據2022年的退休協會和媒體聯合進行的調查顯示,高達68.4%的勞工支持開放自行選擇投資標的,表明他們希望能夠掌握投資理財的主導權。這與Mercer全球退休金指數推動單位的觀察相吻合,該單位的首席執行官Margaret Franklin指出,隨著全球人口平均年齡的上升,每個人在退休規劃中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。
對於台灣而言,退休協會建議加強個人投資和儲蓄,以彌補退休金的不足。許多先進國家通過稅收優惠來鼓勵民眾提前儲蓄退休金。然而,在台灣實施了18年的勞退新制後,高達85%的勞工仍未參與自提退休金。退休協會指出,許多人忽略了自己為退休金做準備的責任,錯失了利用時間複利累積退休金的良好時機。
退休金理財要想辦法穩定每月現金流
退休金理財課程「周休7日 月領7萬」在今周學堂的精心策劃下,成為解決現實困境的一大利器。該課程邀集了22位專業講師,提供27個退休相關主題課程,讓參與者隨時隨地輕鬆學習、複習。今周學堂總監陳若雲指出,退休金理財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穩定的現金流,因此除了線上影音課程外,還提供實體工作坊,由教練團隊帶領學員制定個人化的理財規劃。
在工作坊中,各領域專家紛紛登場。由「基金教練」林奇芬檢查學員的基金存量,提供專業建議;「房產教練」何世昌則針對學員提出的疑問,精準指出解決方案;而「退休規劃教練」吳志峯則在工作坊結束後進行錄影回答學員提問,線上線下課程相結合,讓學員更有信心、更有明確的理財方向。
學員Jessica深有感觸地表示,工作坊讓她有機會與7位專業教練直接互動,幫助她釐清家庭財務狀況,收穫遠超預期。另一位年輕的學員蕭小姐也表示,雖然自己是全場學員中資產最少的一位,但在工作坊中學到了許多,尤其在房地產方面,受益匪淺,更新了自己的理念並設定了明確的目標。
此外,「節稅教練」艾蜜莉引用多組個案,幫助學員了解節稅前後的差異,並根據每個人的資產現況,提供個性化的節稅規劃。學員們在課程中得到了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,對理財觀念有了全新的認識。
對於這個精彩的工作坊,學員們紛紛表示讚嘆,有的更決定讓家人一同參與。他們深知自己正邁向更好的理財生活,對於未來的退休生活充滿了信心和期待。